豫鲁法院携手接力十余载的正义长跑

2025-06-18 12:21:59    来源:中国法院网    

2025年6月10日,一起十余载的旧存积案,在豫鲁法院执行法官的携手接力下,跨越山海之间终于寻找到案件当事人下落,用执行法官为人民这句承诺,生动诠释这场“正义长跑”。

2025年5月17日,河南省杞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案件终本管理团队王大海法官的电话突然响起,一看来电号码,显示为新疆和田市:“法官,我公司怎么突然上了失信名单?麻烦你帮我查询一下。”通过与对方某公司负责人的沟通交流,竟然意外叩开一扇尘封多年的“终本”案件开启之门。

时间回溯至2014年5月3日,山东莱州市的孙某杰在莱州某公司从事驾驶员工作,当天他乘坐侯某某驾驶的运输车辆在日南高速开封段,与新疆和田市玉苏某某驾驶的重型半挂车追尾,侯某某当场死亡,孙某杰经抢救无效死亡。

交警部门经现场勘验,侯某某负事故主要责任,玉苏某某负事故次要责任。事故发生后,孙某杰的父母孙某某、于某某悲痛万分,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将和田市两家公司及该公司投保的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开封市祥符区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被告保险公司及事故责任司机所在的和田某公司,分别赔偿原告孙某某、于某某21.66万元与12057元。判决生效后,保险公司履行赔偿责任,而和田某公司却以种种理由拒不履行。祥符区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无法查控到被执行人财产,案件陷入困境。

2018年8月,开封中院在全市法院交叉执行中,裁定该案由杞县法院负责执行。杞县法院执行法官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本案执行困难重重:申请人远在山东莱州,被执行人地处新疆和田,双方音信隔绝,无法组织和解;线上财产查控无果,委托新疆当地法院线下查控也没有财产。

在穷尽执行措施后,该案在无奈之下进入“终本”程序。

在本案进入终本前,法院依法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为其套上失信惩戒的“紧箍咒”。正是失信惩戒措施,在2025年初发挥关键作用,被执行人和田某某公司法人代表因经营受限,多方电话查询后主动联系到杞县法院,要求协商处理解除失信事宜。

承办人王大海敏锐地抓住这稍纵即逝的转机,在电话中耐心与对方释法答疑,双方相互添加微信继续交流沟通,线上送达执行通知书,附上该案专用的“一案一账户”账号,最大限度降低案件履行的障碍。就在案件出现“柳暗花明”之际,不久对方再次“销声匿迹”,无法联系。

希望看似渺茫,但王大海法官的坚持始终未曾松懈。一个月后案件“峰回路转”,一位自称该公司法人代表女儿的女士主动联系法院,要求协商解决此案。在王大海耐心电话指导下,对方通过“一案一账户”将拖欠多年的12057元案款全额缴清。

收到款项确认后,法院依法第一时间屏蔽该公司的失信信息。信用惩戒的精准发力与解除,维护了法律的权威。

执行款到位后,王大海再次发现申请人家住山东莱州市,孙某某和于某某均没有留下联系电话,审理卷宗中只能够查询到代理律师的联系方式。经给该律师联系,其反馈也是时过多年没有对方有效联系方式。如何将这笔迟来的赔偿及时交到年迈且饱经风霜的申请人手中,成了摆在王大海面前一个更艰难的任务。

经委托山东莱州市法院协助查询,通过电话沟通案件情况,兄弟法院执行局干警给予热心配合。当即到孙某某、于某某所在村庄进行走访,在村委会了解到一个令人心酸的事实:孙某某已经离世,唯一的儿子在多年前那场事故中遇难,于某某孑然一身,因身体体弱多病迁回娘家独居,村干部也没有其娘家的联系方式。

莱州市法院干警也没有放弃,经多方查询走访,终于找到于某某的联系方式。来到于某某娘家,告知其在河南开封法院的案件执行款已全部执行到位,因老人无力现场办理领款手续,就电话微信与王大海法官视频连线,王大海在视频中告诉于某某案款执行经过,线上指导其办理领款手续,并制作结案笔录。

随后,莱州市法院执行干警将受委托办妥的执行手续原件,快递邮寄回杞县法院,该笔执行款也顺利打到于某某的银行卡,老人对两家法院接力为自己办理执行款送达手续十分感谢,对法官的工作作风进行点赞。

这场跨越河南、山东和新疆三省区,接力十余载的正义长跑,终于在司法的温度与韧性的支撑下,抵达终点。

[编辑:法律执行网]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法律执行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53357088

机构介绍|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中国行为法学会执行行为专业委员会

Copyright © flzxcn.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90014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