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执行法官王翊铭:公正司法为民 勇担执行先锋

来源: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 | 2024-11-19 22:21:20

初次见到郑州高新区法院执行局执行实施队队长王翊铭,年轻、朝气、一身正气是对他的第一印象。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厚厚的案卷,书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法律书籍。他笑着说:“刚到执行局时,我感到执行工作具有挑战性,有许多新知识要学,许多新领域等待探索。”

王翊铭,中共党员,在此之前是一名司法警察,自2017年8月到执行局工作,迅速转换角色,一头扎进执行工作中,他认为自己是个新人,岀于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购买了许多业务书籍进行学习,更是在工作中虚心向同事请教,将他们在执行工作中的点滴经验都记在笔记本上,反复揣摩,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执行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随着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日益积累,执行思路得到拓展、执行方法也增多了,在解决执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随后的执行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以快致胜、多方突破、信息化辅助等多种执行方法,带领团队稳扎稳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执行难题,办案质效在执行局始终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执行标兵”、“办案能手”,还被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执行先锋”荣誉称号。

倾力执行护民生 不辞劳苦暖人心

在执行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断深化群众观念,切实转变执行理念,做到亲民、便民、利民、护民,最大限度确保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及时实现,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在他承办的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申请人张某因为交通事故导致残疾,急需治疗费用,但被执行人高某一直未履行,也无任何联系方式,导致张某一直在轮椅上无法正常接受后续治疗。了解该案件情况后,基于申请人的实际情况,仅知道被执行人高某是开封人,没有办法提供有效的执行线索,王翊铭便三次赶赴开封,查询有价值的财产线索,通过不动产查询到其名下有一处住宅但有三名共有人,短期内当事人根本不能实现权益。之后通过其户籍所在地信息找到被执行人的老宅子,发现已经拆迁了,通过走访附近群众锁定一个范围,然后通过查询银行流水和消费记录的信息,推断锁定了被执行人所居住小区,随后王翊铭带领团队书记员在小区门口蹲守到半夜,终将被执行人高某传唤至法院,并告知不履行法院判决的法律后果后,被执行人当晚便将所有款项全部履行至法院,申请人张某对于法院所做的工作表示万分感激,解决了眼下的燃眉之急。

“做为一名一线执行法官,我明白自己所办理的案件牵挂着无数家庭的心,所面临的可能是血汗钱、伤残费、补偿金等,也有的可能是一辈子的积蓄,我的使命就是用尽一切办法实现申请人的权益。在这几年时间里,我通过办理案件和不断的学习,使我感到公平公正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王翊铭继续奔赴在为当事人服务的路上,从没听他抱怨过一声苦或累,他实实在在地践行着一个执行法官的诺言,尽最大努力维护着人民的利益。

疫情防控勇担当 让执法有力度有速度更有温度

2020年4月,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申请人秦某手里拿着一面写着“秉公执法负责任 真诚为民好法官”的锦旗,来到郑州高新区法院执行局门口,要亲手将锦旗交给帮他拿回血汗钱的王翊铭法官手中。秦某等4名申请执行人原系某科技公司员工,双方产生劳动争议后经仲裁调解后,认定该科技公司应当支付秦某等人劳动报酬。因该科技公司未主动履行仲裁调解内容,春节前秦某等向郑州高新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标的合计达20余万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通过网络查控手段未发现被执行企业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线索,同时被执行人孙某(该科技公司法人)也联系不上。后经申请人提供线索,执行法官王翊铭找到了正准备回家过年的被执行人孙某,王翊铭耐心与其进行沟通,告知其案件已进入法院强制执行程序,不履行法定义务后果的严重性。被执行人孙某辩称自己只是公司的法人和股东之一,公司还有其他股东,不该自己承担所有责任,拒不履行。王翊铭法官随后明确告知被执行人孙某:“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行使权力、履行义务,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你即是公司的股东,又是法定代表人,是无法逃避责任的。”鉴于被执行人仍然拒不履行,王翊铭法官决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

在送拘留所的路途中,被执行人孙某说自己患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后经检查为肺结核),为了确认真假,执行干警在做好防护的同时除了拘留常规体检又带被执行人加做了其他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孙某确实患有某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不符合拘留条件,法官决定把被执行人孙某先送回家中。在路上,王翊铭法官考虑如不能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只能继续耐心做被执行人工作,展开心理攻势,有效施加压力,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

随后,王翊铭法官继续向孙某阐释相关法律规定,告知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以及法律对失信被执行人“飞机不能坐、高铁不能乘”等种种限制措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不但你自己受到影响,你的孩子在以后在上学等环节都有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同时,你们公司以后谈业务、融资都会被限制,得不偿失。”看孙某心理防线似乎有些松动,王翊铭趁热打铁,告诫孙某说道:“你的病按照现在的医疗水平将不难治愈,这次虽然没有采取强制措施,但病总有治好的一天,到时候如果你还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不仅面临拘留风险,还有可能涉嫌拒执犯罪,孰轻孰重,你要考虑清楚。”听了执行法官一席话,被执行人孙某幡然醒悟,同时也对执行干警这么晚还因自己身体原因把自己送回家的行为非常感动,认识到了自己逃避履行法定责任的错误,表示要积极履行。第二天,孙某就向法院送来了第一笔执行款拾万元整。

在2020年春节假期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被执行人孙某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向法院打来了第二笔执行款,至此,被执行人孙某已经履行了绝大多数款项。这时全国上下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该案件申请人秦某等4人均在外地,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不能到法院办理领款手续,法官更不能召集申请人进行现场发放,但这些钱是申请人殷切的希望,一天拿不到手,一天无法安心,王翊铭考虑到现实情况以及申请人领款的迫切心情,经过与院领导与财务部门的沟通,采取“微信视频”连线确认,宣传部门全称摄录留存的方式,在线上确认申请人身份、办理领款手续和结案手续,最终申请人足不出户,收到了申请执行的款项,案件就此结案。王翊铭法官踏实学习理论,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根据现实情况更新工作方法,赢得了当事人更多的认可,提高了法院的公信度。

加班加点加快案件执行 努力让群众满意

对于执行工作的感受,王翊铭坦言,感受最大的是执行工作更累,更辛苦,起初很不适应,感觉有处理不完的案件,旧的的案件还没处理完,新案件就哗哗的落下来了,任务越重,压力也就越大。由于执行案件任务重,为了提高结案效率,及时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王翊铭在上班时间尽量安排送传票、调查被执行人去向及财产线索、接待当事人等工作,将整理案件、填写表格等事务性工作都安排在休息时间。他这样说:“作为一个执行法官,我没有理由不加快案件的执行,没有理由不缩短办案周期让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尽早实现,我们每天多花一点时间就是想让案件早一点执行,让当事人早一点放心、多一点满意。”

王翊铭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执行工作中,始终以“司法为民、为民解忧”为目标,将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不移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院的公正形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法律执行网

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

主办:中国行为法学会执行行为专业委员会

电话:15832379986

京ICP备09001449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