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夏凯)“小蓥蓥,来,让妈妈抱抱!”5月22日中午,在四川省高县人民法院的家事调解室暖黄色的灯光下,周某颤抖着从前夫沈某手中接过3岁的女儿小蓥(化名),紧紧地抱在怀中,这场历时8个月的抚养权“拉锯战”在执行法官和受邀见证执行的检察人员的见证下画上温情的句号。
该案源于一对离异夫妻的抚养权之争,2024年9月,周某与沈某离婚纠纷案,经高县法院判决,周某与沈某离婚,女儿小蓥由母亲周某抚养,但沈某始终拒绝将女儿交给周某。2025年5月,周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中,执行法官调查发现,沈某存在“抢孩子”式的抗法行为,曾多次转移孩子躲避周某,双方因孩子的问题,已经发生多次冲突,矛盾甚至有了进一步加剧的迹象。
“法官,我只有这个女儿,我绝对不会把女儿交给她。”在会见室内,沈某激动地说道,坚定的眼神像极了护崽的孤狼。面对这样一位父亲,执行法官深知,如果使用常规强制手段,无疑会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更不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但同样,远在省外的周某也在电话中向法官诉说着思念女儿的迫切心情。
为了进一步化解双方的矛盾,执行法官采取“柔性执法+法理情融合”的方式。一方面,多次与沈某沟通,从法律义务、亲情伦理、孩子成长环境等角度开展劝解疏导,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县检察院检察官参与执行,对执行程序的合法性、规范性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执行工作公正透明。
经过反复疏导,沈某终于有了动摇。22日上午,执行法官特意将双方约到了法院的家事调解室内,在法官和检察官的共同劝解下,沈某最终认识到了自身错误,主动配合执行工作,双方就女儿小蓥的抚养及探视问题达成一致方案。中午12时,沈某家人将小蓥送到法院,在执行人员的见证下,沈某将女儿小蓥交付到周某手中。至此,这起抚养权纠纷案件画上圆满的句号。
【法官寄语】
一纸判决能划分权利义务,但划不断血脉相连的亲情。当婚姻成为往事,请把恩怨锁进岁月的抽屉,你们放下的每寸成见,都是给孩子撑起的一片晴空,母亲的怀抱与父亲的肩膀,理应成为托举孩子飞翔的双翼,而非撕裂亲情的双刃。
1、凡本网注明“中国法律执行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5335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