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赵伟鹏)“父子没有隔夜仇,打断骨头连着筋。”调解室里,福建省惠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的承办法官在结束这场牵涉“家事”与“公事”的执行案件调解工作后,对张某(化名)父子二人感叹道。
父子隔阂
这是一起由赡养费纠纷引发的执行案件,申请人老张年近八旬,却因长期无收入来源,而其子小张又未履行此前生效文书确定的赡养费支付义务,生活陷入困顿,故无奈向福建惠安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可这对父子的矛盾早已超出“钱”的范畴:日常琐事引发的家庭纠纷不断升级,发展成治安纠纷,辖区派出所曾多次介入调解,父子纠纷也从“家事”升级为“公事”。
一边是老人对晚年生活基本保障的诉求,一边是父子间难以调和的对立情绪,承办法官清楚,强制执行措施会加剧矛盾升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赡养费纠纷可不能靠一执了之,强制能解眼前急,却化不开心里结……”
联动化解
在明确采用“温和”策略后,承办法官与经办父子二人治安纠纷的派出所民警取得联系,共同商讨执行方案,启动联动调解机制。
父子二人隔阂由来已久,如何破冰?
承办法官与派出所民警决定抓住两代父子情这一切入点引导父子二人解开心结。“小张,赡养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过去的家庭矛盾没有因果关系,你现在拒不支付赡养费,一旦采取强制措施,不仅会被纳入失信名单,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犯罪。”承办法官一面从法律角度耐心释法,一面又抓住父子二人均重视张小二(小张儿子)教育成长的关键点陈明利弊,“你作为父亲,是不是应该想想这件事对孩子亲情观以及健康成长的影响呢?”
与此同时,处理该治安纠纷的民警则把老张请到另一间办公室,倾听心声、疏导情绪,逐步引导老张换位思考。
在法院与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下,被执行人当场履行了赡养费的支付义务,并保证将依据生效文书支付后续的赡养费,双方的治安纠纷也顺利和解。一件横跨“家事”与“公事”的纠纷,在法与情的双重温暖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凡本网注明“中国法律执行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5335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