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告官某与被告徐某等因赠与合同纠纷,诉至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城厢法院根据原告的申请对被告的银行存款采取了保全措施。后经承办法官主持调解,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但履行环节却陷入“双重困境”:被告因财产被保全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提出“先解除账户冻结再付款”;原告则担心账户解冻后资金被转移。双方僵持不下,调解成果面临“空转”风险。
承办法官分析案情后,精准对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执前化解的工作指引》第二十二条和254号指导性案例,发现可以通过采用“执前扣划”机制化解,本案的协议履行困局,并通过“三步走”策略成功化解僵局。
1.释明法理:向双方阐明保全财产扣划的法律依据及操作路径,消除被告对“账户冻结影响资金运作”的顾虑,同时以司法公信力打消原告对“执行不能”的担忧;2.流程再造:以原调解案号直接作出扣划裁定,联动执行部门当日完成扣划和解冻,省去执行立案环节;3.风险管控:通过“原案号+执保程序”实现款项定向划付,确保执行安全。
最终,8.3万元案款在履行期满前成功扣划到位,被告账户同步解冻,实现“零执行成本、零时间损耗、零信用风险”的“三零”效果。
本案的高效化解,为破解同类财产保全案件僵局提供了新范式,是城厢法院贯彻落实立审执协调配合、构建“全链条解纷生态”的生动实践。执前扣划以司法强制力强化契约精神,推动矛盾纠纷执前实质性化解,既让债权人的诉讼利益及时兑现,又让债务人避免因被执行而信用受损,最大限度地减轻“诉累”“执累”,真正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与共赢。
下一步,城厢法院将进一步健全立审执衔接配合长效机制,坚持案结事了目标导向,持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升司法效率,以审判执行的实绩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1、凡本网注明“中国法律执行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53357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