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西塞山区:稳企护民优营商 善意执行传温情

2025-09-09 17:11:04    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国法院网讯(王炯瑶 费晓蒙 柯铭锟)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连日来,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人民法院紧扣“营商环境提升”工作主线,综合施策、高效执行,成功一次性化解涉同一被执行企业的两起矛盾纠纷,两起涉企案件快速执结。既兑现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又提升涉企案件执行质效与企业满意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平衡利益促和解,稳企业也护民生

“工程赔偿拖了这么久,我欠了不少医药费,实在没有办法了!”2025年7月,申请执行人刘某因湖北某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机械公司”)未完全履行劳动仲裁调解书,向西塞山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剩余工伤待遇款项。

“不是故意拖欠,公司资金周转遇到困难,都快停工停产了。”机械公司负责人主动找到该院执行法官说明经营困境。一边是亟待兑现的“救命钱”,一边是企业存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秉持“护权益、稳企业”并重的理念,执行法官决定以调解促和谐,迅速组织双方沟通协商。既从“情理”讲明强制执行切断企业“造血”功能,不利于刘某后续款项顺利收回,也从“法理”层面明确机械公司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面临的法律后果。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约定剩余款项在两个月内付清。目前,机械公司还款义务已全部履行完毕,刘某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企业也重新步入经营正轨。

前瞻研判化风险,主动司法防微杜渐

“他们货款迟迟不给,我们是催了又催,一点用都没有。”时隔一个月,该院再次受理涉机械公司的执行案件——黄石某工业窑炉有限公司(下称“窑炉公司”)申请执行湖北某机械有限公司拖欠货款纠纷。

“短短一个月内连续成为两起案件的被执行人,该企业可能正遭遇持续性的经营或法律风险。”察觉企业危机后,执行法官并未就案办案,而是坚持“审慎执行”原则,主动联系机械公司,前置“风险提示+法治教育”,深入释明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严重后果及可能叠加产生的信用风险、经营困境。在双重警示下,机械公司迅速筹措资金,在立案后五日内主动付清全部拖欠货款,两起关联案件得以圆满执结,成功避免了企业因强制执行陷入更深困境。

“执行不是简单粗暴的强制,而是寻找多方共赢的解决方案。”两起案件的快速、高效化解,得益于该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运用“柔性执行”机制,通过执行和解、分期履行、风险预警、信用修复等举措,帮助企业化解经营风险,为经营主体减负松绑。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督促在前、强制在后”的工作模式,加速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助推营商环境与司法效能“双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法治基石。

[编辑:法律执行网]

相关新闻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法律执行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53357088

机构介绍|网站简介|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加盟合作|招聘英才|联系我们|人员查询

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中国行为法学会执行行为专业委员会

Copyright © flzxcn.cn.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9001449号-15